數字站基金決策
數字站基金決策

村全闯出現在雖然沒有表演了

时间:2025-05-04 23:31:57来源:

“功夫僑村”京梅村:全域打造文化旅遊村,功夫侨村闖出鄉村振興江門新路徑_南方+_南方plus

2月11日,正月十四,化旅在江門市新會區崖門鎮京梅村,乡村新路春節的功夫侨村熱鬧還在延續。“從初一到初四,京梅江门径每天兩場醒獅表演場場爆滿。村全闯出現在雖然沒有表演了,域打游村但是造文振兴來村裏參觀的人還是很多。”京梅村黨總支部書記陳柏兆聲音裏掩不住笑意。化旅

大年初二時,乡村新路新會區崖門鎮京梅村廣場上擂鼓聲震天響,功夫侨村幾頭花色不一的醒獅踏著鼓點騰挪跳躍,時而“采青”獻瑞,時而憨態逗趣,引得圍觀遊客連聲叫好。這個距離梁啟超故居僅30分鍾的僑村,在廣東省“百千萬工程”推動下,已成為江門市熱門的鄉村旅遊景點。

基礎提升

全域打造文化旅遊村

京梅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蔡李佛拳的發源地。為更好地傳承和發揚蔡李佛武術文化,鎮、村兩級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和規劃力度,結合以蔡李佛始祖館為代表的蔡李佛文化特色旅遊資源,深度挖掘和打造一係列囊括蔡李佛文化元素的特有景觀。以牆繪、浮雕和壁畫形式展現蔡李佛拳精髓的出神入化巷、梅花三弄巷,一招一式栩栩如生,讓蔡李佛文化深入人心,同時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

京梅村出神入化巷。

“村裏還不斷完善文旅服務設施建設,投入了80多萬元,建了一個標準化的村級遊客服務中心。”陳柏兆介紹,遊客服務中心建築麵積300多平方米,配備了2台遊客服務觸摸屏係統和智慧VR係統,並且免費為遊客提供信息、谘詢、講解、旅遊資源介紹等旅遊信息。

漫步京梅,沿著“出神入化巷”青石板路前行,蔡李佛拳始祖陳享的青銅塑像肅立道中,民宅牆上,3D彩繪的武者淩空劈腿。轉角“拳道館”飄出咖啡香,前來參觀遊玩的遊客紮著馬步饒有興致地揮拳發出“哈哈”聲。

“梅花三弄巷”則以其靈動優雅的水墨畫風,展現京梅村的起源故事。“京上梅花年年開”描述的便是京梅村,相傳宋代崖門海戰後,不少宋人在京梅村落地生根,後以宋朝的國花梅花取名為“京梅村”。

京梅村梅花三弄巷。

“去年,我們建成蔡李佛國際傳承中心,逐步展示蔡李佛獨有的十八門樁,同時計劃盤活旁邊的周翁陳公祠,通過修舊如舊的方式升級改造為武術教學場館,以‘一靜一動’增強遊客的體驗感。”京梅村鄉村代言人、駐村第一書記黃宇光表示,京梅村持續深化綠美建設,開展“星級綠美家庭戶”評選活動,打造多個網紅打卡點。

活動紛呈

唱響“功夫僑村”文旅IP

早在2024年初,崖門鎮12名“小醒獅”寶寶勇闖哈爾濱,在哈爾濱街頭表演蔡李佛拳、舞醒獅,引發廣泛關注。京梅村緊抓“小醒獅”IP熱度,乘勢規劃精品研學遊路線,創新蔡李佛武術體驗課程,推出金牌講解員、醒獅小助教等,打響特色研學品牌。

2024年8月,京梅功夫僑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入選為首批“新會區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

為進一步推廣蔡李佛武術文化的傳播,打造京梅村“功夫僑村”IP。京梅村還持續舉辦蔡李佛獅王邀請賽及蔡李佛武術錦標賽等品牌活動。據介紹,截至目前,京梅村已連續舉辦三屆獅王邀請賽,吸引大批武術愛好者齊聚一堂,如2021年舉辦蔡李佛僑鄉小小少年武術交流活動,吸引市內超20支隊伍齊聚一堂切磋武藝;2022年“少年中國說”中國僑都國際武術交流大會,9支海內外青少年武術代表隊共130多名武術愛好者歡聚一堂,美國、巴西、荷蘭等30多個國家的武術愛好者、海外武術代表隊以視頻形式連線“切磋武藝”;2023年蔡李佛武術錦標賽暨蔡李佛非遺傳承研討會,21支參賽隊伍超300名選手同台競技吸引超5000人次參加。

京梅村不僅通過賽事活動吸引遊客,還積極利用社交媒體和網絡平台,發布蔡李佛武術文化相關的短視頻、圖文等內容,增強線上互動與傳播。村裏還邀請知名攝影師和網紅博主探村,通過他們的鏡頭和筆觸,將京梅村的武術文化、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展示給更多人。

京梅村將全力打造“功夫僑村”IP。

擂鼓聲聲,鄉村振興的“組合拳”虎虎生風。2023年京梅村獲評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2024年入選首批十大美麗非遺鄉村旅遊目的地。京梅村周邊冒出46家配套商鋪,連80餘歲的陳婆婆都在家門口支起小攤。看著村道上遊人如織,陳柏兆想起一句拳訣:“立身需重細眉沙”,這位帶頭人的新招式已然成竹在胸——準備引入大型文旅項目,或將讓世界看到僑鄉振興的“硬核功夫”。

撰文:唐瑞謙

來源:南方農村報

編輯 陳靜

更多内容请点击【探索】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