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站基金決策
數字站基金決策

中山坦洲農業全鏈發展

时间:2025-05-05 02:23:29来源:

中山坦洲農業全鏈發展,中山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_南方+_南方plus

坦洲鎮作為中山市重要農業產區,正積極探索規模化、农业產業化的全链高質量發展路徑。《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2025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发展強化“土特產”優勢。建设

該鎮憑借其獨特的地理優勢、豐富的農業資源以及創新的發展模式,全力開展“一產整合、二產招大、三產補短”等方麵工作,為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貢獻坦洲力量。

坦洲鎮的農田及水塘。

整合平台效能

打造農業標杆品牌

坦洲鎮是全市農業大鎮,素有“金鬥灣”美譽。在中山市十大農業產業平台中,該鎮的特色水產產業發展平台成功入圍,重點圍繞鱸魚、河魨魚、鰻魚等高端特色品種進行養殖及產業鏈建設。

坦洲鎮擁有3.2萬畝水產養殖麵積,這一數字在中山各鎮街位居首位。得益於豐富的水域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坦洲巴魚”“坦洲海鱸”等品牌已初具規模。此外,通過智慧漁業項目、數字信息化建設等手段,這裏實現了水產養殖的標準化和智能化。

坦洲巴魚(河魨魚)亮相2024廣州國際漁博會。

不止水產。為有效解決土地碎片化問題,坦洲鎮近年大力推進統租統管發展規模農業生產模式,規劃打造“萬畝良田”種植示範區,為規模化種植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引進新品種四季胭脂紅番石榴,實現種植麵積100畝,年畝產7000斤目標,目前正加快打造農業生態觀光綜合體。

聚焦發展痛點

加快產業體係建設

資源豐富、政策加持,坦洲鎮農業產業取得了可喜突破。但長遠來看,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仍麵臨挑戰。首先,農業產業的組織化程度需進一步提高,部分經營主體仍以小規模、分散化為主,難以形成集群效應。其次,農業產業鏈延伸不足,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環節相對薄弱,產品附加值較低。此外,品牌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市場競爭力有待提升。

當地漁民在捕撈作業。

《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2025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實施產業集群培優行動”,發展嶺南特色現代農業。圍繞“一產整合、二產招大、三產補短”的目標方針,坦洲鎮采取了一係列措施。

在一產整合方麵,通過成立鎮屬農業發展公司,推動土地統租統管,目前已實現超6300畝農用地的集中管理;在二產招大方麵,坦洲鎮引進中山肆鮮農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養殖及加工企業,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在三產補短方麵,坦洲鎮支持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打造特色文旅項目,引導農業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

坦洲“漁家·港灣”文旅項目。

坦洲鎮在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係的進程中,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未來,坦洲需進一步打通“生產—加工—服務”的閉環鏈條,推進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以“灣區標準”重塑產業生態,方能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的進程中行穩致遠。

撰文:陳相成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馬千裏

更多内容请点击【熱點】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