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站基金決策
數字站基金決策

为乡瓦統籌協調資源

时间:2025-05-05 02:04:29来源:

駐陽山七拱鎮工作隊:軟件硬件齊抓 為鄉村教育發展添磚加瓦_南方+_南方plus

盛夏七月,悠長又炎熱。硬件育陽山縣七拱鎮各中小學漸漸步入暑假時光,齐抓伴隨著學生們開始背上書包離開校園,为乡瓦廣州市教育局駐七拱鎮幫扶工作隊的村教三年駐鎮幫扶工作也進入了尾聲。

三年的驻阳镇工作队展添砖加時間裏,廣州市教育局黨委發揮省會城市教育資源優勢,山拱聚焦鄉村振興幫扶工作重點難點,软件注重發揮局外派七拱鎮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員作用,硬件育持續探索、齐抓實踐與總結鄉村教育幫扶經驗,为乡瓦統籌協調資源,村教共籌集超過400萬元資金投入駐鎮教育幫扶,驻阳镇工作队展添砖加培訓七拱鎮鄉村教師超過800人次,全鎮中小幼結對幫扶實現全覆蓋,七拱鎮教育發展水平實現新的跨越。

對口牽線,讓兩地教育“連在一起”

教育幫扶需要“對症下藥”。為深入了解當地需求、摸清幫扶地教育發展底數,廣州市教育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先後7次率調研組赴清遠市陽山縣七拱鎮進行教育幫扶調研,實地察看校園(村委)環境和場室,了解學校辦學情況、教育特色、教學質量、師資培養等現狀,摸查有關校鎮對接、學校結對幫扶、教師跟崗學習等情況。

廣州市教育局領導趙瓊飛在七拱鎮鄉村小學調研

與此同時,廣東華僑中學、花都培新學校、花都新華街第四小學、花都第一小學分別與七拱通儒中學、七拱中心小學、新圩中學、新圩小學形成結對幫扶,簽訂《結對幫扶協議》。“我們把精準幫扶的重點放在教育科研、師資培訓、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麵,按照‘七拱所需,廣州所能’的幫扶原則,推動廣州學校幫助結對學校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規範鄉鎮學校管理,建成縣優質的品牌學校。”廣州市教育局駐陽山七拱鎮工作隊成員表示。

自《結對幫扶協議》簽訂後,廣州各學校與七拱鎮中小學實現了互動常態化,廣泛開展領導互訪、捐資助學、捐書等活動。其中,廣東華僑中學向七拱通儒中學捐贈教輔資料等書籍超過1000本,鐵一中學與鐵英中學師生與火崗小學開展“同泛學海舟,共攀書山峰”捐書寄語交流活動,向火崗小學捐贈圖書共907冊,為山區學生與廣州學子搭建起了交流平台。

此外,廣州各學校還通過組織共青團、少先隊手拉手等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在廣東華僑中學的邀請下,通儒中學5名師生赴廣州參加了廣東華僑中學主辦的空天工程科技特色夏令營,走進番禺化龍機場,深入學習航空曆史與理論知識,領悟馮如航空報國精神,現場零距離感受航空科技魅力。

精準共培,讓兩地教師“研在一起”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幫扶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在教育幫扶過程中,我們按照轉變教師教學理念、規範教學行為、強化教師素質、提升教學水平,充分發揮相互研討工作對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作用的工作思路,注重從學校管理、專業建設、線上培訓等方麵,進行多種形式的幫扶。”廣州市教育局駐陽山七拱鎮工作隊成員表示。

廣東華僑中學朱國璋副校長率領學校骨幹教師代表團,前往清遠陽山縣通儒中學、佛岡縣水頭中學開展同課異構、送課交流和黨建活動。

據了解,廣州選派5名教學骨幹赴七拱中小學掛職支教1年,通過“帶徒弟”麵對麵指導以及師資培訓、交流經驗、上示範課等形式,把廣州教育先進的教學理念帶進七拱,傳授優秀的教學管理經驗,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鄉村優秀教師隊伍。

除了掛職支教,廣州還積極開展“一幫一”精準幫扶的“送教上門”活動。廣清兩地市教育局組織開展為期三天的廣州市名教師名班主任宣教講學活動走進七拱鎮,為七拱鎮教師傳經送寶;廣東華僑中學先後多批派出多名優秀教師赴七拱鎮通儒中學開展講學培訓活動,培訓內容涉及教改課改等方方麵麵。雲端共育、線上培訓,更是大大提升了跨時空結對幫扶實效。廣州多次組織陽山縣中小學各學科專兼職教研員、七拱鎮中小學教師以觀看直播的形式參加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廣州市教師發展研訓中心主辦的專題講座,帶動全縣約200餘名骨幹教師參加培訓。

廣州市教育局組織名教師名校長為七拱鎮鄉村學校送教講學

三年來,兩地實現實地參觀交流300多人次、線上直播交流12場,受援學校先後選派七拱鎮中小學20名教師赴廣州名校跟崗,學習廣州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

硬件幫扶,讓兩地學校“走在一起”

由於幫扶地經濟社會發展較為落後、教育資金較為短缺,通過駐鎮工作隊的牽線搭橋,廣州市教育局持續加大對七拱鎮中小學教育基礎設施投入。

廣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陳爽向火崗小學捐贈文具和體育器材

三年來,駐鎮工作隊協調拆除並重建七拱鎮通儒中學原危房狀態的校門,並為通儒中學籌資建設教師研訓錄播中心、學生圖書館,更換標準桌椅900套;幫助火崗小學建成全新標準塑膠跑道,向廣東豪群基金申請援建標準矽膠籃球場羽毛球場各2個,多方籌資修建火崗小學圍牆,翻新改造學校大門、教師宿舍、教學樓,建設火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推動社會愛心人士為火崗小學學生捐贈校服140套、學習用具文體器材200餘件;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教育基金會一次性籌措捐款28萬元,幫助新圩中學建成了全新的學生飯堂—“廣新飯堂”……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這些無一不是駐鎮工作隊三年努力的生動體現。

火崗小學運動場改造前

火崗小學運動場改造後

“硬件設施的幫扶,極大提升了七拱鎮學校的辦學條件,讓家長放心把孩子放在當地鄉村學校接受教育,為全鎮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廣州市教育局駐陽山七拱鎮工作隊成員表示,三年來,廣州市教育局對七拱鎮中小學投入幫扶資金共計超過400萬元。

在駐鎮工作隊的持續努力、廣州市局的不斷投入下,七拱鎮鄉村教育結出了累累碩果,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據了解,2021—2022學年,七拱鎮中考高分考試成績取得該鎮20年最好成績,實現曆史性突破,農村生源持續回流。七拱鎮中小學榮獲省市縣級榮譽24項;教師受省市縣級表彰93人,教師競賽或論文獲省市縣級榮譽94人,該鎮學生在省市縣級獲獎113人,各類競賽中獲國家省市縣級榮譽146人。

通過健全幫扶工作體係、夯實工作舉措、紮實開展各項幫扶活動,廣州市教育局用實際行動植根鄉村教育沃土,走出了一條農村教育幫扶新路,用不懈努力叩啟教育振興鄉村的希望之門,為陽山縣七拱鎮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的教育力量,積蓄了磅礴的發展後勁。

【記者】曹童童

【通訊員】王清泉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張妮靜

更多内容请点击【時尚】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