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京津冀知2025京津冀知識產權保護活動在雄安新區舉辦。识产活動中,权协京津冀三地7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4家快速維權中心共同簽署《京津冀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合作備忘錄3.0》,同保標誌著我國首個跨區域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製迭代升級,护迈構建起覆蓋嚴保護、京津冀知大保護、识产快保護、权协同保護“四位一體”的同保協同保護新格局。
本次活動以“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為主題,护迈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京津冀知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识产天津市知識產權局、权协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同保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主辦。护迈活動期間,京津冀知識產權部門聚焦京津冀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聯合發布“京津冀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和“京津冀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十大典型案例”,集中展示三地在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海外糾紛應對指導等方麵的顯著成果。
2022年4月,京津冀三地5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簽署《京津冀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合作備忘錄》,共建三地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合作機製。2024年4月,京津冀三地5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簽署《京津冀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合作備忘錄2.0》,進一步強化京津冀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持續推進產業和企業服務機製,合力提升區域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和服務滿意度,推動京津冀成為全國跨區域知識產權協同發展的示範標杆。
截至目前,京津冀三地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已協同開展專利侵權判定710件,為京津冀地區電商平台快速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提供專業支撐,並在提升專利預審質量、加強維權援助服務、強化導航基地建設、深化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加強交流。
圍繞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本次簽署的備忘錄提出,持續推進三地預審備案企業信息共享機製,針對存在關聯關係的跨區域備案企業,主動了解其技術創新發展方向和專利預審等服務需求,聯動開展精準服務。同時,進一步完善三地重點服務企業名錄,特別是針對研發在北京,中試和生產在天津、河北的企業,協議各方將全程跟蹤,聯動服務。
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及其細分領域,11家中心將合作形成導航分析成果,為京津冀地區產業和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決策參考。京津冀知識產權人才智庫的作用也將進一步加強,在跨區域重大、疑難、複雜知識產權糾紛中發揮更大作用。
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地通過專家智庫共享、信息平台互通、研究成果聯用等資源池建設,將實現產業服務標準化、侵權判定智能化、電商保護精準化等方麵的深度融合。
2024年,京津冀三地通過開展“打假保名優”專項行動,建立電商領域聯合侵權判定工作機製,410份聯合侵權判定意見成為全國電商維權的“判例樣本”。“河北知識產權係統將充分發揮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優勢,全鏈條、全要素、全周期推進京津冀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和服務實現新跨越。”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活動中,京津冀三地5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分中心還共同簽署《京津冀海外知識產權糾紛聯合應對指導服務雄安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框架協議立足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需求,提出統籌京津冀三地海外糾紛應對指導優勢資源,構建跨區域、全鏈條海外糾紛應對指導協同機製,提升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和糾紛應對能力。計劃到2027年底,構建以雄安新區為核心、輻射京津冀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協同應對網絡,顯著提升雄安新區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和糾紛應對指導能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