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站基金決策
數字站基金決策

他們是钱龟產業的行家裏手

时间:2025-05-05 00:42:25来源:

30年攻關破解金錢龜批量人工繁殖難題 | 鄉土專家服務典型村助力“百千萬工程”_南方+_南方plus

編者按:有一群人,他們是钱龟產業的行家裏手,點綴在廣東的批量鄉間田野,活躍在農業產業鏈上,人工在鄉村振興路上成就了自己,繁殖幫助了他人,年攻难题他們就是关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的“農村鄉土專家”。在推動產業發展中,解金他們積極對接農業科技特派員,钱龟服務典型村,批量助力“百千萬工程”建設,人工以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繁殖

今年4月以來,年攻难题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啟動了“萬名鄉土專家服務‘百千萬工程’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本期選播的優秀案例,是李藝、徐南祥兩位金錢龜養殖專家。兩位“鄉土專家”深耕金錢龜養殖產業,大膽創新,不斷在金錢龜良種選育、生態養殖、產品深加工等技術領域獲得了突破,推動金錢龜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聯農帶農創富的行業佳話。

年產值12億元,規模居全國之首

對於很多喜歡養龜的人來說,金錢龜是一種財富和祥瑞的象征,不少家庭視之為“鎮宅之寶”。在“中國金錢龜之鄉”——廣東省博羅縣楊僑鎮,金錢龜還是當地的致富之源。

近年來,博羅縣全麵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百千萬工程”,為當地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注入了強大動能。

作為博羅當地農業特色產業,金錢龜產業發展更上一層樓,通過技術創新和區域聯動,鏈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與市場優勢,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不斷深化, 成為了當地聯農帶農致富的標杆產業,成就了養殖一種龜帶旺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龜業傳奇。

目前,博羅縣已成為聞名國內的龜類養殖聚集地,縣內各類龜類養殖企業、養殖戶約1280家,年產值超12億元。其中金錢龜存量約3萬隻,年產苗種約1.6萬隻,種群資源約占全國56%,居全國之首。 

“中國金錢龜之父”、鄉土專家李藝

李藝和徐南祥均是金錢龜養殖領域的知名人士,更是推動博羅縣金錢龜產業化發展的關鍵人物。尤其是李藝,早已在金錢龜事業上功成名就,從最先突破國內金錢龜人工繁殖到產品深加工,再到後來建設萬龜園推動三產融合發展,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步都是新跨越,實現新突破,取得累累碩果,令行業矚目。

李藝是惠州李藝金錢龜生態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李藝金錢龜”)的創始人,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金錢龜養殖基地。在上世紀90年代,人工養殖龜類方興未艾,李藝率先突破了金錢龜無法人工繁殖的難題,經過30多年的創新發展,首次成功實現金錢龜批量人工繁殖,使一個瀕臨滅絕的珍貴物種起死回生,帶領一個產業蓬勃發展。中國農民李藝之名因此逐漸為國內外龜類行業熟知,被業界譽為“中國金錢龜之父”。

徐南祥是在“李藝金錢龜”成長起來的鄉土專家,2019年榮獲“廣東十大傑出新型職業農民”稱號,2023年榮獲“廣東十大最美農村鄉土專家”稱號,現任“李藝金錢龜”董事長助理。

2023年11月,博羅縣入選為廣東首批“百千萬工程”的典型縣名單(創先類),以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李藝金錢龜”作為立足博羅縣的全國最大金錢龜養殖企業,在推動產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大潮中擔當了產業領頭羊。在服務“百千萬工程”行動中,李藝、徐南祥兩名鄉土專家充分發揮技術和產業資源優勢,在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區域聯動和融合發展、扶農助農等方麵樹立了典型。 

徐南祥(右五)獲“廣東十大最美鄉土專家”。

開展技術攻關,延伸拓展產業鏈條

事實上,早在2004年,養殖金錢龜多年的李藝就開始謀求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2006年,李藝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拉開了以金錢龜養殖推動加工發展的序幕。2008年,第一款金錢龜深加工產品——金錢龜精問世,隨後又相繼推出金錢龜靈芝膠囊、金錢龜酒、金錢龜含片、金龜露等一係列產品,充分研究和挖掘金錢龜的藥用價值,在健康產業方向得到了長足進步,形成了“金錢龜養殖帶動加工,加工推動養殖”的產業鏈良性循環。

徐南祥作為“李藝金錢龜”的董事長助理,圍繞“叫響企業品牌”和“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兩個重點,創新企業管理機製,提升企業管理能力,構建企業發展長效機製,助推“李藝金錢龜”實現養殖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目前,“李藝金錢龜”的養殖麵積達345畝,領先國內外同行,規模雄居全國第一。

多年來,“李藝金錢龜”立足於養殖產業基礎,依靠科技創新,開展產學研合作,進行產業核心技術攻關並取得突破,不斷拓寬產業結構和延伸產業鏈。

為了突破金錢龜產品深加工研發生產技術,徐南祥主動走出去,聯係高校院所專家教授,把人才引進來,開展產學研合作。通過努力,“李藝金錢龜”經惠州市科學技術局批準,成立了國內首個“金錢龜養殖與加工農業科技創新中心”,並在良種選育、生態養殖、產品深加工等領域取得了技術突破。

據了解,《三線閉殼龜產業化生態養殖技術研究》等2項科學技術成果水平處於國內領先,由該公司起草的《金錢龜養殖技術規範》(DB44/T 1249-2013)成為廣東省地方農業標準,至今累計有1項發明專利和17項實用新型專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這些技術創新為“李藝金錢龜”開展產品深加工和研發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和源源不斷的動力。 

李藝(右)在實驗室指導開展產品深加工和研發。

徐南祥在展會上推廣金錢龜產品。

打造萬龜園,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近年來,博羅縣全麵推進鄉村振興,楊僑鎮大力發展金錢龜等鄉村特色產業。通過“一村一品”等項目撬動社會資金,李藝發力推動區域聯動和產業融合發展,投入巨資在園區內建立萬龜園養殖生產基地,潛心打造以金錢龜為主題的生態休閑旅遊園區,進一步加快推動實施主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養殖戶增收致富。

據了解,園區內設立了萬龜園生態係統展示區、金錢龜文化長廊、金錢龜微型野生保護區等景點和設施,被授予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範區、全國休閑漁業示範基地、中國休閑漁業最具特色生態觀光養殖基地和中國最美養龜場,成為博羅金錢龜產業走向全國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推動區域聯動、產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李藝、徐南祥把目光瞄準粵港澳大灣區,通過鏈接大灣區的文化與市場優勢,激活了潛力巨大的灣區市場,拉動了旅遊、金錢龜產品消費,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效益,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李藝金錢龜生態園中的萬龜園外景。

構建新模式,實現聯農助農富農

企業發展不忘回報社會,為帶動周邊農戶民展致富,“李藝金錢龜”利用資源、技術、人才等優勢,構建“公司+基地+技術+農戶”的扶農助農新模式,發動周邊農戶養殖金錢龜,共同創富。

為了讓養殖戶充分掌握養殖技術和提高養殖水平,“李藝金錢龜”設立了培訓室和科普圖書室,鄉土專家等技術骨幹人員定期組織養殖戶進行技術培訓,同時製作了養殖技術光盤和編印了養殖技術圖書發放給養殖戶,幫助養殖戶掌握和提高養殖技術。據統計,該公司每年培訓人數累計達800人次以上;2023年銷售額2347.83萬元,累計帶動帶動養殖戶4092戶,帶動增收660萬元,戶均增收1612.9元,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

如今,經過30多年的發展,“李藝金錢龜”擁有全國最大金錢龜養殖場,是廣東省金錢龜良種場,已經發展成為集金錢龜、黃喉擬水龜保種、養殖、深加工和農業觀光、景點開發於一體的廣東省農業重點龍頭企業。楊僑鎮金錢龜產業規模不斷延伸,不僅金錢龜養殖規模在全國遙遙領先,還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金錢龜交易集散地和金錢龜產品加工基地,萬龜園成功掛牌國家3A旅遊景區,成為遠近聞名的“金錢龜之鄉”。

【作者】曾凡美

【來源】惠州市農業農村局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趙飄飄

更多内容请点击【百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