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站基金決策
數字站基金決策

係固態發酵的市井蒸餾酒

时间:2025-05-05 02:42:19来源:

最近,市井荊門市食品藥品質量檢驗所在開展全市散裝白酒專項抽檢工作中,小白通過檢驗發現部分散裝白酒檢出糖精鈉、酒检安賽蜜、出甜措施甜蜜素、味剂阿斯巴甜等現行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不允許使用的因及甜味劑。這些散裝白酒均采自荊門轄區街市的控制小酒坊,係固態發酵的市井蒸餾酒,按照現行有效的小白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對於白酒及蒸餾酒允許使用的甜味劑的規定,隻有乳糖醇、酒检赤蘚糖醇、出甜措施羅漢果甜苷、味剂木糖醇四種甜味劑,因及除此之外不允許添加任何甜味劑。控制

一、市井具體檢驗情況

本次專項檢驗的依據是《湖北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2017年版)》。檢驗項目包括甲醇、氰化物、鉛、糖精鈉、安賽蜜、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八項。總檢驗151批次,不合格20批次(檢出超範圍使用的甜味劑):2批次檢出糖精鈉、2批次檢出乙酰磺胺酸鉀(安賽蜜)、19批次檢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1批次檢出阿斯巴甜。其中2批次同時檢出了糖精鈉和甜蜜素或安賽蜜和甜蜜素。四種甜味劑的檢驗方法分別為:GB5009.2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鈉的測定、GB/T5009.140-2003飲料中乙酰磺胺酸鉀的測定、GB5009.9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的測定、GB5009.26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阿斯巴甜和阿力甜的測定,檢出限依據GB/T5009.1-2003食品衛生檢驗方法理化部分總則與方法標準確定。

二、小白酒檢出超範圍使用甜味劑原因

湖北荊門位於江漢平原北部,是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之一,水稻產量居全省前列,用稻穀釀酒是當地的傳統。這種當地俗稱的“糧食酒”以稻穀為主要原料,以純種小曲或傳統酒藥為糖化發酵劑,經培菌糖化、地缸發酵、蒸餾、陳釀、最終勾兌製成酒。這次檢出超範圍使用甜味劑的原因:一是生產者生產過程控製不嚴致使所產白酒口感不適,生產者故意添加易得、廉價的甜味劑,通過“以甜掩苦”“以甜衝辣”,改善白酒的口感。二是生產者為節省生產經營成本直接用外購的食用酒精及劣質的液態發酵白酒,通過添加甜味劑簡單勾調,冒充固態發酵白酒或是少量固態發酵白酒用大量的食用酒精或液態法白酒勾調,冒充固態法白酒時添加甜味劑改善口感。三是白酒的勾調和儲運控製不嚴,無意引起的外源甜味劑汙染。

三、超範圍使用甜味劑對人體的危害

這次檢出糖精鈉、安賽蜜、甜蜜素與阿斯巴甜四種甜味劑,都是我國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但禁止在白酒、蒸餾酒中使用。有關資料顯示:糖精鈉是一種飽受爭議的甜味劑。曾有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表明該物質具有致癌性(主要引發膀胱癌、還可能引發子宮癌、卵巢癌和皮膚癌等)。安賽蜜及甜蜜素均為人工合成甜味劑,經常食用合成甜味劑超標的食品會對人體的肝髒和神經係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為嚴重。阿斯巴甜俗稱甜味素,其在人體內被分解產生的甲醇、天冬氨酸及苯丙氨酸對人有一定的毒性。白酒中的這些甜味劑會隨白酒中的乙醇迅速通過胃和小腸的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從而對人體產生毒害。

四、齊抓共管,杜絕小白酒中超範圍的甜味劑

荊門地區小白酒中檢出超範圍的甜味劑不是個例,這一現象在全國範圍內都較為普遍。因此,需進一步加強對小白酒產業的扶持,認真貫徹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要求,嚴格監管,才能從根本上杜絕這一現象的發生。

(一)加強生產過程控製,認真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白酒生產小作坊的規模雖小,也需要具備與之對應的質量安全管理體係。隻有嚴格按照生產操作規程和管理製度加工作業,才能生產安全達標、質量合格,釀造出口感優良的白酒,具體措施如下:

1、嚴格把控原材料的采購驗收和管理

防止使用黴變、含單寧高的穀物類原料,工藝用水要符合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同時應避免鈣、鎂鹽的含量偏高。加強庫房管理,防止成品曲感染青黴,糧食感染雜菌,這樣可以避免白酒出現“苦味”現象。使用的調味酒應驗證其不含白酒超範圍的甜味劑。

2、嚴格質量關鍵點控製

“曲大酒苦”,用曲量大或糠量大、夏季溫高以及投糧大均會使酒醅升溫過猛,產生大量的高級醇尤其是異丁醇,使酒產生苦味。因此,發酵過程中應嚴格窖池管理,從工藝上嚴格控製,防止酒醅升溫過猛。發酵過程嚴格窖池管理,防止醅料感染雜菌,使酒中苦味成分增加。“造香靠發酵,提香靠蒸餾”,蒸餾是釀造白酒的重要工藝環節。發酵酒醅料蒸餾過程中酒頭以乙醛、丙酮、甲酸乙酯、雜醇油等為主,酒身中除乙醇以外,還較多地集中著乙酸至己酸的乙酯類物質。酒尾中以甲醇、有機酸、糠醛及金屬離子較多,因此蒸餾時應掌握好蒸汽氣壓,溫度和流酒速度,取酒應“掐頭去尾”減少具有雜味、苦味的物質帶入酒中引起白酒口感不適。

3、改善生產設施條件,加強生產現場管理

小白酒生產場地一般比較狹小,沒有嚴格劃分生產功能區間,設施簡陋。落缸發酵時將糖化好的醅料封好,夏季發酵7天左右,冬季9~14天左右即起缸蒸餾銷售,口感不好。應有專門的貯存間,通過一段時間的陳化作用,增加水與乙醇的水合性從而使呈味係統更加平衡,使白酒口感更加柔和,能有效避免為了增加口感人為使用甜味劑的現象。生產現場要嚴格管理,對貯酒的壇、罐及轉酒的管道、容器等嚴格清洗,避免甜味劑等外源有害成分交叉汙染。

4、切實具備勾調能力,堅守誠信守法

生產經營底線勾兌、調味、儲存後熟是平衡酒體,使白酒保持(形成)一定風味的專門技術,是白酒生產的重要環節。食用酒精、液態法白酒生產效率高、成本低、產量高,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市場對白酒在量上的需求,但食用酒精、液態法白酒生產屬純種發酵,發酵液中香味成分來源單一。酯類依靠酵母產生,而在食用酒精、液態法白酒中組成白酒口味不可缺少的酸、酯含量極少,致使其口感和風味較差,必須經過勾調才適合飲用,這與固態法白酒有很大的差別。目前,我國市場上允許食用酒精勾調白酒,但是固態法白酒不允許使用食用酒精和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勾調。開展液態法白酒勾調的白酒生產企業必須了解白酒生產工藝和質量要求,熟悉相關香型白酒風味特征,相關品評人員必須經過專業訓練與考核,掌握正確的品評規程與方法並且熟悉國家法律法規與白酒的標準要求;同時,企業還要具備開展勾調的環境條件與設備設施等。經勾調後熟的液態法白酒因為沒有改變酒體的本質屬性,因而不能冒充固態法白酒進行生產銷售。以固態法白酒(不低於30%)和液態法白酒勾調成的固液法白酒也不能冒充固態法白酒欺騙消費者。

(二)加強監管,切實落實好質量安全的監管責任

市井小白酒純糧釀造、傳統工藝、經濟實惠、口味純正深受城鄉普通消費者喜愛。但這種作坊式的小酒廠設備簡陋,生產全憑經驗,大多無檢驗資質且缺乏相關檢驗技術,需要監管部門或技術機構給予專業的指導和培訓,如指導小作坊改善生產條件、完善生產工藝、健全質量保證體係、加強管理人員法規及標準的學習培訓考核、開展白酒生產技術及檢驗人員的培訓等,幫助小酒坊健康發展。

監管部門需嚴格監管小酒坊的生產行為,嚴厲打擊外購食用酒精或劣質液態法白酒濫用甜味劑簡單勾兌冒充固態發酵白酒違法欺詐生產行為。通過嚴格監管、專項整治、加大抽檢力度等方式,杜絕在小白酒生產中濫用甜味劑、以次充好等違法生產行為的出現。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添加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安賽蜜阿斯巴甜異丁醇甲酸乙酯

更多内容请点击【娛樂】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