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全國學會服務國家戰略專項《設施農業綠色高效生產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研究報告》項目啟動會在廣州召開。业绿會議由中國園藝學會主辦、产项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承辦。锚定目启全國10多個省、大攻动市、坚方自治區的向设效生科研院所、高校和行業企業代表40餘人參加會議。施农色高
與會專家合影。
中國工程院院士、产项沈陽農業大學教授李天來(線上參會)係統闡釋了我國農業現代化五大發展方向:生產現代化、锚定目启發展綠色化、產品優質化、經營高效化和區域均衡化。
針對設施農業提出四大攻堅方向:推進老舊設施智能化改造、創新精準施肥技術、加強抗病優質品種選育、研發綠色高效栽培技術。
他強調科技創新在傳統農業轉型中的引領作用,要求建立量化評估體係,開發非耕地資源利用,特別指出要加快完善工廠化育苗普及率等關鍵數據采集,為“十五五”規劃提供支撐。
國家戰略專項項目啟動會。
華南農業大學科研院副處長蔣豔萍指出,設施農業是落實“大食物觀”戰略的重要舉措。華南農業大學將發揮學科優勢,為項目提供全方位支撐,並聯動企業構建“研發-應用-反饋”閉環機製,確保項目高質量推進。
項目負責人、中國園藝學會辦公室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閆妍介紹,項目將聚焦機械化生產、高效栽培、綠色植保及非耕地利用等關鍵技術,形成可推廣的技術體係。通過組建跨學科專家團隊,建立“問題共研、資源共籌、成果共享”協同機製,實現“實驗成果-田間技術-產業標準”三級轉化。
全國各片區項目負責人分別介紹了黃淮海與環渤海、東北及內蒙古東部、長江中下遊、西北三省非耕地、華南片區、西南片區的設施蔬菜產業現狀、問題及發展潛力,沈陽農業大學團隊匯報了設施蔬菜全程機械化進展。
在隨後舉行的“廣東省設施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廣東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多位專家一致指出,廣東作為全國重要蔬菜生產基地,設施蔬菜僅占總麵積的4%,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麵臨機械化率不足、關鍵技術裝備短缺等瓶頸。專家建議重點突破耐高溫防暴雨設施研發、抗逆品種選育和政企研協作機製建立,打造南方設施農業樣板。企業代表呼籲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標準化、自動化發展。
廣東省設施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種植業技術與種業推廣部部長羅學梅指出,珠三角已形成高端設施集群,但整體存在農機農藝融合不足問題。
華南農業大學科研院副處長沈興建議,聚焦產業痛點,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深化協同創新,促進成果轉化應用;創新服務模式,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
會議期間,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胡桂兵表示,此次會議為設施園藝學科發展提供重要契機。與會專家實地考察增城、白雲設施蔬菜基地,為項目落地奠定基礎。
據悉,該項目將係統總結典型模式,形成政策建議報告,助力我國從設施農業大國向強國跨越,為保障“大食物觀”戰略實施提供科技支撐。
會議現場。
撰文:徐建杭
通訊: 宋世威 趙夏瓊 張軼婷
來源:南方農村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