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站基金決策
數字站基金決策

超200款粵茶齊聚 “三博會”

时间:2025-05-05 03:51:19来源:

超200款粵茶齊聚 “三博會”,三博会創新破圈拓市場_南方+_南方plus

4月18-20日,第九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齐聚第三屆中國國際預製菜產業博覽會暨第十四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下簡稱“三博會”)在東莞舉行。破圈來自韶關、拓市英德、三博会潮州、超款创新场河源、粤茶江門、齐聚陽江等地近60家茶企攜200餘款特色茶品集中亮相,破圈展現出粵茶產業的拓市蓬勃活力。

粵茶產品引關注,展位人氣旺

一踏入“三博會”廣東展廳,超款创新场各地茶香便撲麵而來,粤茶吸引消費者前往品茶。

在韶關展區,不少人為古茶樹而停留。“韶關多山地,現存古茶樹資源豐富,不管是製成白茶、紅茶,還是黃茶、綠茶,都很受消費者歡迎。”廣東雪花岩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賴國清向記者展示了一款特殊的“杏仁香”,“這個杏仁香是由曲江羅坑鎮的古茶樹選育而來,香氣是別的茶所沒有的,很多人喝過一次就迷上了。”不多時,茶桌前就圍滿了來品嚐“杏仁香”的茶客。

另一邊的河源展團,則以“蟲咬茶”吸引好奇目光。“我們很好奇這個蟲咬茶是什麽,沒想到喝一口就上癮了。”來自廣州的朱先生當場記下了展位負責人的聯係方式,並留下郵寄地址。

潮州館內,鳳凰單叢茶展位始終人氣爆棚。茶藝師不斷衝泡鴨屎香、蜜蘭香等經典茶品,茶香彌漫。來自重慶的茶客王先生端著茶杯感歎:“單叢茶果然名不虛傳,這蜜蘭香聞著像蘭花,喝著又帶點果香,回甘還久,必須帶幾罐回家。”

茶香之餘,陽江展區的八甲美麗大山農場展位飄著淡淡藥香,負責人洪錦秀正忙著為消費者衝泡春砂仁紅茶,“這是我們用陽江特產春砂仁與本地紅茶窨製的。”她指著自家產品告訴記者,“很多注重養生的消費者,試過後就成了回頭客。”

潮流、文創、跨界,產品玩出“新花樣”

展會現場,各地茶企各顯神通,用潮流盲盒、文創設計、跨界合作等方式“破圈”,讓粵茶從展廳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在廣東金砂紅茶園有限公司(下稱“金砂紅”)展位前,負責人張一楠向記者展示著新品——金砂紅盲盒。據介紹,該款盲盒隨機搭配不同紅茶,至少能品嚐到3款產品,最多能品嚐到6款。“我們想讓大家通過盲盒形式探索紅茶的多樣風味,這個係列盲盒名字叫做‘贏家’,意為無論你開到什麽茶都會很驚喜,每個人都是贏家,沒有輸家。”獨特的售賣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輕人駐足,一位年輕消費者表示,喝慣了單一茶,這種“隨機茶”反而讓人想探索。

連南大葉茶展位則成為“文化打卡點”,“瑤族長鼓茶”的獨特包裝讓人眼前一亮:深紅色長鼓造型木盒刻著瑤族圖騰,打開後是獨立包裝的古樹紅茶。負責人盤友華說:“我們希望茶產品不僅是飲品,更是文化載體。不少遊客反饋,‘擺在桌上像件工藝品,朋友來家裏做客總要問起背後的故事’。”

跨界融合更是擦出火花。在朝陽茶莊·一徑茶社展位,負責人邱麗瓊熱情地邀請消費者品嚐東源仙湖冷泡茶和奶茶。“我們的客家炒茶會有一股炒米香,冷泡之後味道十分清新,半天就賣出近百杯。”邱麗瓊告訴記者,“我們也會根據茶的不同特性去研發新品,比如果茶、雪糕,逐步推動東源仙湖茶走出河源、麵向全國。”

此外,中國供銷社展位的菠蘿普洱茶和菠蘿烏龍茶成了 “熱銷單品”,果香與茶香交織;江門展區的“陳皮花”同樣吸睛,一位成都遊客新奇地說:“會開花的陳皮茶,好看又好喝,必須帶回去給家人看看。”

借平台拓市場,企業產銷對接忙

茶香為媒,展會成為粵茶“走出去”的橋梁。不少企業表示,參加展會是產品展示、拓展市場的重要機會。“我們帶著羅坑杏仁香茶來參展,就是想讓更多人知道這種獨特的茶香。”賴國清說,“這幾年我們積極參加農博會、食博會以及省內外茶博會,就是為了借助這些平台,讓產品走出去。”

展會不僅幫助茶企拓寬市場,也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廣東茶、了解廣東茶文化。河源市茶葉協會秘書朱小雅表示,此次組織12家河源茶企抱團參展,就是為了推廣紫金蟬茶、東源仙湖茶等區域品牌,“很多外地采購商之前不了解河源茶,通過展會試飲和介紹,合作意向越來越多。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平台,讓河源好茶被更多人看見。”

借助平台,粵茶不僅走向國內市場,也吸引了國外消費者的目光。張一楠表示,近年來金砂紅積極參加各類展會,接觸到了海外客戶,“很多外國人喜歡我們這款紅茶,也會買一些回去。隨著我們不斷地走出去,粵茶的市場會越來越廣闊。”

展會仍在進行,粵茶的“走出去”之路依舊火熱。帶著逛展者的認可與期待,廣東茶企正以堅實的腳步邁向更廣闊的市場,讓嶺南茶香飄得更遠、更久。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嚴秋璠

圖片:嚴秋璠、譚家富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伍詠言

更多内容请点击【百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