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蒙蒙,新安鎮彩虹公路平坦寬闊,处吾道路兩邊的新安稻田整齊,三年前這裏還是驻化州新一片撂荒耕地。車輛駛入新塘村範疇,安镇番石榴果園一望無際,工作套了袋的处吾果實掛在枝頭等待成熟。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電網公司駐化州市新安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下稱工作隊)的幫扶成果,也如枝頭的番石榴一般,碩果累累。
“鄉村振興需要久久為功,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夯實基礎,踏實走好每一步。”工作隊隊長孔令辰總把“打基礎”掛在嘴邊上。
三年來,工作隊也確實為新安鎮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人才基礎、民生基礎——撂荒地複耕複種、退桉還果超萬畝,新安“水果之鄉”聲名遠揚;鄉村振興特色產業核心示範帶、新安鎮農業青年創新創業孵化中心(園)、水稻果蔬繁育中心,“一核兩中心”全麵開花;落地幫扶項目53個,資金超2億元,農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動員引入社會資金超4000萬元,拉動社會捐贈物資近900萬元。
不做“撒胡椒麵式”幫扶,是工作隊的自我要求。自2021年7月2日正式進駐,三年時光轉瞬即逝,工作隊的成績體現在新安鎮的每一個角落。
一個優產業
退桉種果複耕複種10000餘畝
產業發展“小散弱”,是工作隊調研新安鎮後的第一印象。“新安水果資源豐富,當地種植的各種水果超過60種,但是99.5%以上的都是小微合作社和農戶自己種植。”孔令辰舉例說,2021年新安鎮番石榴種植麵積已超1.2w畝,但其中最大的一戶也隻有300畝。
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種植麵積過多的桉樹。鎮上水果種植麵積一共6萬多畝,桉樹的麵積卻足足有9萬畝。“我們走村串戶去給村民算‘經濟賬’,勸他們改種番石榴。”孔令辰說,在推進撂荒耕地複耕複種上,工作隊也想群眾所想,因“戶”製宜創新租用模式。“有些土地完全撂荒了,就由村集體組織流轉土地,統一托管標準化種植。有些農戶要自己種一造晚稻,我們就說服他們租半年,或者將租金折算成糧食給農戶。”
新安村“複耕複種+土地流轉+生產托管”示範基地分紅現場。
化州市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心的牆上各類服務“明碼標價”,機耕130-150元/畝,機直播20-30元/畝,病蟲統防統治100-120元/畝……隻需要一鍵下單,就有專業的農機手上門服務。“以前推廣社會化服務時就建好了平台,但真正有大訂單還是工作隊入駐後,他們去給村民開會講解,讓農戶更了解生產托管模式。”服務中心負責人程東山表示,在新安鎮已經構建起“市級服務中心+鎮級服務站+村級托管員”三級服務協辦體係,服務中心累計托管服務新安鎮各類作物超9萬畝。
努力之下的成績斐然。“結合我們退桉種果獎補的一些措施,三年來工作隊協同推進退桉種果超1.5萬畝。”新安鎮農業農村辦公室副主任宋一標用詳實的數據細數新安產業發展情況——組織完成2500餘畝撂荒地整治,打造了6個水果產業示範基地,全鎮水果種植麵積近8萬畝,年產值13億元。
工作隊入駐後,新安鎮15個村集體收入從2021年末的52.89萬元,增長至2023年末的207.67萬元。
眾多水果資源也成為了新安鎮發展文旅的一大優勢,當地已連續舉辦7年水果文化旅遊節,以果會友、以旅興農,水果的銷售渠道不斷拓寬。“還有另一值得深耕挖掘的就是研學體驗,我們這裏有水稻果蔬繁育中心、有種植示範基地、有加工生產線,從育苗到采摘再到采後處理加工的整個鏈條都可以參與體驗。”孔令辰介紹道,已經有一家廣州的研學企業與化州市和新安鎮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在省農業農村廳支持下,新安鎮打造了打造了水稻果蔬繁育中心。
這個月,山雞塘村的農莊即將迎來第一批體驗研學活動的孩子。“這裏的變化也非常大,以前是一片普普通通的魚塘。”工作隊成員、新安鎮供電所負責人伍世峰,指著農莊古香古色的連廊說道,“未來在這裏還會開展更多研學活動。”
山雞塘農莊。
在新塘村,由深圳前海集團開發建設的民宿項目也已進入裝修階段,還帶動了不少村民投入民宿行業。鄉村振興特色產業核心示範帶正在逐漸發揮重要的“核心”作用。
一個雙創園
試運營營業額超1400萬
一邊是飄著花生油香氣的食用油生產線,一邊是嗡嗡作業的番石榴凍幹烘幹生產線,最裏麵是存儲了各種水果的3000立方冷庫,這裏不是某個工廠加工線,而是新安鎮農業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園的硬件設施。“冷庫和生產線均可以租用,這就打消了部分初創公司前期設備投入較大的顧慮。”孔令辰笑稱,“孵化園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孵化園花生油生產車間。
工作人員向孔令辰(左四)介紹冷庫情況。
靠優惠政策引入外來企業投資發展固然重要,但工作隊更想做的是扶持本地企業,吸引人才返鄉,提升新安的“造血能力”。“曾經有在深圳賺了幾百萬的返鄉青年,回來種番石榴創業失敗了,有技術原因也有沒銷路的因素,這個案例讓我們非常痛心。對當地有歸屬感的人才是發展的微動力源,我們想方設法用好這個資源。”孔令辰說,工作隊跳出了以往的工作思路,不止要為當地招商引資帶來產業,更要確保新安鎮的可持續發展。
鄉賢彭益金的想法與工作隊不謀而合,“我們(和工作隊)是‘戰友’,在這裏一起為化州鄉村振興‘戰鬥’。”在他的出資支持下,孵化園拔地而起,其中一層免費提供給初創企業做辦公場所。
孵化園全貌。
孵化園以小投入建設小平台的互聯網思維打造而成,在硬件之外,還提供了眾多“軟件”支持,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華南A穀團隊聯手,提供一係列政策輔導、創業培訓、財務協助等服務,讓有想法、有熱情、有資金的返鄉人才有的放矢,同時作為一個能夠發布各類正常、市場信息的平台,供創業者們互相交流學習。
工作隊組織舉辦2024年化州市農村職業經理人素質能力提升培訓。
廣東福到家食品有限公司就是進駐的首批企業之一。“孵化園提供了成熟的製油設備和3年免費辦公場地,不僅幫助解讀金融、稅收等政策,還為我們打開了銷路。”福到家負責人羅貝福表示,生產線去年投入使用以來,食用油銷售額已超400萬。
彭益金的化州市原穀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也已入駐孵化園,主營種植、加工和電商銷售。公司收購周邊農場疏果過程中產生的番石榴小果,經切片烘幹後製成番石榴養生茶,衝泡後果香四溢,入口清香回甘,也帶動了其他公司開發、加工番石榴加工品。“通過這樣一個資源整合的產業平台,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家鄉建設中,”今年剛滿40歲的彭益金有家鄉情懷更有鄉村振興抱負。
番石榴胚果經切片烘幹後製成番石榴茶。
“節點式分布、資源共享型”是孵化園的最大特點。孵化基地分布在新塘、大坡等典型村莊,形成產業、區位孵化節點,讓創業資源在鄉村之間均衡分布,便於調配獲取,同時節點間可以相互交流、共享資源,包括設備設施、市場渠道和人力資源等,以促進資源更高效利用。自2023年7月試營業至今,孵化園已有15家企業入駐,截止目前營業額超1400萬元,帶動本地務工1.1萬人次,支出勞務費用約200萬元。
孵化園進駐企業產品展示。
一場大擂台
清拆1200多間危房
“黨建龍頭引領,產業、民生兩翼齊飛。”這是孔令辰對三年幫扶重點的總結。進駐新安鎮後,工作隊就開始實施“講一堂黨課、建一個宣講隊、立一個宣傳欄”的“三個一”工作。各村宣傳欄建好的第一期宣傳內容就是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政策和工作隊十餘人的聯係方式。
“要讓所有的群眾都可以直接聯係到我。”通過這個渠道,創業的村民聯係上了孔令辰,工作隊幫他協調了農資購買和產品銷售的問題,平田村的村書記也聯係上了工作隊,順利解決了種苗購買。隻要是群眾的需求,不管大小,工作隊都盡力解決。
工作隊入駐期間,累計拉動省級單位、企業和社會資本捐贈899.58萬,消費幫扶超220萬元。
“工作隊帶來了很多資源和資金,三年來變化最大的當屬鎮上的人居環境。”宋一標舉例,石灣路口到新安圩的325國道,以前是普通的硬底化道路,現在已經打造成了融入美景和微景觀的示範帶,村子的村容村貌也徹底“改頭換麵”。
這些變化,始自一場大擂台。新安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擂台賽以小舞台呈現大戰略,全鎮17個村實現了“村村過關村村靚”,在“比學趕超”的活動期間共拆除危舊房屋1200多間,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築460餘間,整治生活垃圾汙點數量580多個,發動鄉賢捐贈233萬元用於支持美麗鄉村建設,擦亮了新安鎮農村“底色”,提升群眾幸福“成色”。
一同改變的還有新安小學。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建設的知行書屋,翻建後煥然一新的食堂、宿舍和教室,讓這所小學從招生人數不滿60人,上漲至了如今的140人。“這裏很多都是孔隊‘敲竹杠’來的,(省農業農村)廳裏這個處室捐了教室桌椅,那個處室捐了宿舍的床……總之,每次來新安鎮開展黨建活動後,都要為這裏留下點什麽。”操場旁邊寫著“愛國立誌 崇實擔當”的裝飾石是伍世峰到市場選購監工設立的。
新安小學的南網知行書屋。
新安小學新修建的羽毛球場和操場。
午餐後,學生們在運動設施自由活動。
推動教育幫扶、促進醫療結對,是工作隊引資源、惠民生的重要舉措。河介塘村的陳姐將廣東電網公司捐贈的助學捐款牌子掛在了客廳內,11460元、13090元、13318元,有零有整的數字是電網人對她的關心。她一個人拉扯著三個孩子生活,每年開學季,工作隊隊員、廣東電網公司駐化州新安村第一書記楊開嶽就會將捐款親自送到她手上,讓她不用為孩子們的學費擔憂。“真的太感謝工作隊了,楊書記十分掛念我,還幫我安排零工崗位。”提到工作隊的幫助,陳姐操著一口並不流利的普通話急切地講述。
工作隊為這裏帶來了什麽?在新安小學的學生們看來,是能汲取知識的讀書角和嶄新的運動場;在陳姐看來,是三個孩子能繼續讀書的希望;在經營化潤果園的張軍看來,是“水果之鄉”番石榴進一步拓寬的銷路;在彭益金看來,是當地逐漸改變的創業觀念和日益增強的品牌意識;在宋一標看來,是新安鎮鄉村產業的長足發展。
“鄉村振興需要久久為功,需要我們幹部一茬接著一茬幹。”孔令辰始終將他們這三年的工作視為“打基礎”。他堅信,在堅實的基礎之上,新安鎮將“百業興旺展宏圖”,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勇向前,繪就鄉村振興的輝煌篇章。
駐茂名市化州市新安鎮幫扶工作隊合影。
駐茂名市化州市新安鎮幫扶工作隊隊員
孔令辰:駐新安鎮幫扶工作隊隊長、新安鎮黨委副書記、省委農辦秘書處副處長
溫錦君:駐鎮工作隊隊員、駐新塘村第一書記、省農業農村廳植保植檢處副處長
楊開嶽:原工作隊隊員、駐新安村第一書記(已離隊)、廣東電網公司茂名供電局總經理
官興華:駐鎮工作隊隊員、駐新安村第一書記、廣東電網公司戰略規劃部三級職員
吳大成:駐鎮工作隊隊員、廣東電網公司茂名供電局直屬本部紀委副書記
鍾挺:駐鎮工作隊隊員、廣東電網公司茂名高州供電局局長助理
伍世峰:駐鎮工作隊隊員、廣東電網公司茂名化州供電局新安供電所所長
王龍斌:駐鎮工作隊隊員、新安村委會主任助理、省農業農村廳漁業發展處四級主任科員
張卓:駐鎮工作隊隊員、新塘村黨支部書記助理、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四級主任科員
趙安:駐鎮工作隊隊員、新塘村黨支部書記助理、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與飼料處四級主任科員
李信:駐鎮工作隊金融助理、廣東省農業銀行化州鳳泉支行副行長
張周潔:大學生誌願者
彭胤鈞:大學生誌願者
鏈接 >>>
【策劃】嚴亮 洪繼宇 王偉正
【統籌】蘇曉璿 段鳳桂 肖婉琦
【記者】劉涵
【設計】王越
【圖片】受訪者提供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