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站基金決策
數字站基金決策

台广直播成了新農事

时间:2025-05-04 23:26:33来源:

新職業有大舞台,新职廣東省農事運動會鄉村直播大賽為網絡主播賦能_南方+_南方plus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網絡主播這一新興職業正逐步獲得國家的村直正式認可與規範。7月31日,网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了包括網絡主播在內的主播19個新職業信息,標誌著網絡主播正式成為國家承認、新职有具體職業標準的业有运动新職業。

在廣東,手機成了新農具,台广直播成了新農事,农事越來越多的村直農民朋友、鄉村青年搖身一變,网络成為了專職鄉村主播。他們麵對著手機屏幕,將鄉村的秀美風光、淳樸民俗、特色農產品一一展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觀眾麵前。網絡主播新職業的認定,對於廣大廣東鄉村主播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激發了他們更加堅定的信念和滿腔的熱情。

日前,廣東省農事運動會鄉村直播大賽正式啟動,讓鄉村主播有了更大的舞台。

促進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23歲的陳國怡出生成長於廣東汕尾的一個小村莊裏,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爸媽就希望我能有個穩定的工作,不用像他們一樣在外麵風吹日曬。”但她從小看著村民們辛苦勞作,卻往往因為信息閉塞而難以將優質農產品賣出好價錢,心中總有一股不甘與夢想在湧動。“現在直播很火啊,我看抖音、快手上很多主播也在直播帶貨賣農產品,所以我就決定成為一名正式主播,把家鄉的美好與寶藏分享給更多人。”陳國怡笑著說,“以前還會擔心父母會說我‘不務正業’,現在好了,主播已經是國家認證過的新職業了。”

和陳國怡一樣,許多來自廣東乃至全國鄉村的青年們,也踏上了這條充滿希望的數字之路。他們不再局限於傳統的農業勞作模式,而是利用互聯網這一廣闊舞台,將鄉村的魅力與活力無限放大,成為連接城鄉、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橋梁。

正在直播當地農產品的陳國怡。

同樣是90後的李任豪,選擇了比陳國怡更不被看好的路:農村+創業+直播。“可以說debuff(負麵影響)都疊滿了。”李任豪自嘲地笑了笑,眼中卻閃爍著不屈的光芒。“但熬過前期的艱難困苦,我發現這條路其實充滿了無限可能。”李任豪接著說,他的直播間不僅僅是銷售農產品的平台,更是一個展示鄉村生活的窗口。

韶關市武江區龍歸鎮本地人黃秀連則是放棄穩定工作,毅然投身於鄉村主播的大潮中。在此之前,黃秀連在外從事營銷工作已有12年之久。“有一次回老家,聽說村裏的梨賣不出去,爛在地上都沒人管,我當時心裏特別不是滋味。”黃秀連說,鄉村的農產品品質優良,但因為缺乏宣傳和銷售渠道,很難被更多人知曉,賣出好價錢。2020年,她順應時代潮流,毅然投身於電商行業,開始了短視頻電商的探索之旅。

返鄉後的黃秀連通過視頻展示韶關特色農業產業和文化習俗。

《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8.16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6501萬人,占網民整體的74.7%。在直播行業越發“內卷”的今天,“鄉村直播”憑借著農村的“土”,闖出了一片天。鄉村主播亦逐漸成為連接城市與鄉村、農產品與市場的重要橋梁。他們通過鏡頭展示鄉村風光、推廣特色農產品、講述鄉村故事,不僅吸引了大量觀眾的目光,也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網絡主播成為新職業後,意味著這一職業將更加規範化和專業化,為鄉村主播提供更加明確的職業路徑和發展方向。

賦能鄉村,推動全麵振興

事實上,網絡主播早已成為鄉村全麵振興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不僅促進了農產品的銷售,更在無形中傳播了鄉村文化,增強了鄉村的軟實力。隨著國家對新職業網絡主播的認可與規範,這一群體未來將會迅速成長壯大,為鄉村帶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機遇。

在廣東的廣袤鄉村,鄉村主播們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鄉村全麵振興賦能。

來自茂名高州市泗水鎮的90後“新農人”陳麗容,從茂名高州自駕1700公裏到上海推介茂名龍眼。一路上,她手持一台手機,用獨特的“粵式英語”介紹祖國的秀麗山河,推介自己家鄉甜蜜的“土特產”。

廣州市從化區江埔街錦一村,人人都是鄉村推薦官。

在廣州市從化區江埔街錦一村,人人都是鄉村推薦官。在錦一村“錦一農心”視頻號或直播間裏,時常有村民們走進果園在鏡頭前自然地介紹起自家的農產品。村民既帶貨當地優質農產品,也帶貨錦一村的鄉土人情,推薦當地的旅遊點,甚至是村裏可投資興業的項目。

近年來,從帶動農產品銷售、創新農業品牌營銷,到推動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一批接地氣、有想法、敢創新的鄉村主播懷揣對鄉村的熱愛,參與到廣東鄉村振興的事業中。許多鄉村青年通過成為主播,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的夢想。他們利用互聯網平台,將鄉村的優質資源轉化為經濟收益,不僅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條件,也為鄉村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此外,網絡主播的興起還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如農產品加工、物流配送等,進一步促進了鄉村經濟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

在廣東,鄉村主播們正攜手並進,繪製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

在潮汕,西門女子英歌隊的抖音號有著不俗的粉絲量,不少外地遊客因此慕名而來,隻為親眼見證這份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剛柔並濟的獨特文化魅力。英歌隊隊長吳燕花和隊員們通過直播平台,將潮汕地區獨有的英歌舞文化推向了更廣闊的舞台。她們身著傳統服飾,手執長棍,在鏡頭前跳起那鏗鏘有力、節奏鮮明的舞蹈,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從鄉村崛起的潮汕英歌舞,正借助直播的力量,成為眾人熱議的“新寵”,持續傳遞著源遠流長的潮汕文化精髓。在南粵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深邃的鄉村文化底蘊通過直播這一媒介,得以廣泛而深遠地傳播。

通過直播,潮汕英歌得以被更多人看見。

當下,在廣東各地,農民當主播、手機變農具、直播成農活的新麵貌蔚然成風。恰逢其時,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鄉村振興局主辦廣東省農事運動會鄉村直播大賽,呼喚更多的人在廣闊天地、廣闊平台上發現和眾創鄉村價值,為廣東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和鄉村全麵振興匯聚力量和智慧。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唐瑞謙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張妮靜

更多内容请点击【百科】专栏